6月24日,《中國中醫藥報》頭版刊發《道醫集成》新書發布會資訊。
6月22日,《道醫集成》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該叢書由學苑出版社和中醫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由中國道教協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道教界、中醫界20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編撰,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和中醫古籍整理專家高文柱擔任總主編。叢書共81卷,收錄了《道德真經注》《陰符經注》《清靜經注》《抱樸子內篇》《道體論》《周易參同契》《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大丹鉛汞論》《鐘呂傳道集》《悟真篇》《上陽子金丹大要》《女金丹》《養性延命錄》《養生類纂》《福壽丹書》《尊生要旨》《萬育仙書》《長生秘訣》《內功圖說》《黃帝內經》《傷寒論》《難經》《金匱要略方論》《脈經》《神農本草經》《救荒本草》《養生食忌》《食鑒本草》《石藥爾雅》等共686種中醫藥經典及注釋等,總計3200萬字,內含8000余幅圖片,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
兩家出版社還將該叢書免費捐贈給了中國國家圖書館。
發布會由學苑出版社和中醫古籍出版社主辦,中國道教協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協辦。(記者 徐 婧)
《道醫集成》新書發布會現場,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道長(左二)、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左三)、學苑出版社社長陳輝(左一)、中醫古籍出版社社長李淳(右一)攜手點亮《道醫集成》新書發行光球
學苑出版社陳輝社長主持新書發布會并發言
道教與中醫都植根于中華沃土,二者相融相通,援道入醫和援醫入道交相輝映。編纂出版《道醫集成》是系統整理道教醫學遺產的一個重要舉措。
該叢書既是古往今來道教徒煉養修真、探索生命科學的珍貴遺產,也蘊含著道教醫學踐行者祛病延年、救死扶傷的寶貴經驗,更是當下道教界服務社會、造福于民的善方利器。期待該叢書的出版,能夠促進道醫學術研究的深入、道醫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道醫人才的培養。
中醫古籍出版社李淳社長致辭
《道醫集成》是中醫學專家和道教界人士多年收集整理道教醫學文獻的成果,對于道醫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道醫人才的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獻所原所長王旭東發言
《道醫集成》是200余位學者和道長嘔心瀝血之作。道醫是中華智慧的結晶,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是醫學研究的巨大寶藏。
江西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李紹華道長發言
作為一名親歷《道醫集成》編纂過程的道教界人士,能深切體會到這套叢書的適用性。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致辭
《道醫集成》的成功出版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各相關單位的通力協作。整套書的編校質量、封面設計、紙張的選擇以及印制都是上乘之作。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道長致辭
道教與醫學關系密切,道教歷史上有很多著名道醫,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道教醫學文獻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亟待開發的獨特資源。《道醫集成》符合現代學術規范,有利于更深入地挖掘、研究和利用道教醫學資源。
中國中醫藥報社社長武東
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十道九醫”,傳承數千年的中醫經典古籍與道醫典籍一脈相承,《道醫集成》的發布是集道醫精華之大成的典范之作。
李光富會長代表中國道教協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和兩個出版社向國家圖書館贈送《道醫集成》,毛雅君處長代表國家圖書館接受贈書
全面搜集、整理
歷代道教醫學文獻的大型叢書
《道醫集成》(全八十一冊)精裝
中國道教協會 中華中醫藥學會 組織編纂
主編 李光富 高文柱
總策劃 張鳳林
執行主編 王旭東 王振國 王國辰 尹志華 張鳳林
學苑出版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 聯合出版
定價:79800.00 元
道教歷來重視醫術,古代有“十道九醫”之傳統。道士習醫既是出于自身養生延壽之需要,也是出于濟世利人、積功累德之愿念。道教醫學是在與傳統中醫藥學相互交融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整理挖掘并使其服務社會,是當代道教界、中醫界應該承擔起來的歷史責任。
2015年,中國道教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確定編纂《道醫集成》叢書。該叢書由中國道教協會、中華中醫藥學會聯袂推出,由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道長和中醫古籍整理專家高文柱教授擔任總主編,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鳳林道長任總策劃,并與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兼文獻所所長王振國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獻研究所原所長王旭東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長尹志華博士,共同擔任執行主編。全國道教界、中醫界200多名專家學者嘔心瀝血,幾經寒暑,精心點校而成。
《道醫集成》收書不局限于一般意義上的道教涉醫文獻,而是將道醫所著、涉及道教養生思想、道士習醫必讀等中醫文獻一并納入,共收書686種,總計3200萬字,8000余幅圖。
全書分為七大類別
道論類
包括《道德真經注》《陰符經注》《清靜經注》《抱樸子內篇》《道體論》等道經注釋及論著共74種。
醫典類
包括《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脈經》《十四經發揮》等醫典及注釋,類編和發揮,藏象經絡,病源病機,醫史傳記,共44種。
本草類
包括《神農本草經》《救荒本草》《養生食忌》《食鑒本草》《石藥爾雅》等共21種。
醫方類
包括《葛仙翁肘后備急方》《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仙傳外科集驗方》《三豐張真人神速萬應方》《延壽神方》《經驗奇方》等共36種。
臨證類
包括《崔真人脈訣》《脈理存真》《萬病回春》《溫病條辨》《外科百效全書》《傅青主女科》《太乙神針心法》等診法、針灸推拿、臨證各科、醫案醫話醫論共78種。
攝養類
包括《養性延命錄》《養生類纂》《福壽丹書》《尊生要旨》《萬育仙書》《長生秘訣》《內功圖說》等養生著作共178種。
金丹類
包括《周易參同契》《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大丹鉛汞論》《鐘呂傳道集》《悟真篇》《上陽子金丹大要》《女金丹》等外丹、內丹著作共273種。
《道醫集成》既是古往今來道教徒煉養修真、探索生命科學的珍貴遺產,也是道教醫學踐行者祛病延年、救死扶傷的寶貴經驗,更是當下道教界服務社會、造福于民的善方利器。
《道醫集成》極具實用價值,是各個宮觀恢復道醫傳承、培養道醫人才的必備要典;是道教界和道教文化研習者修煉身心、通達醫術的仙舟寶筏;是高道大德精研醫理、療疾活人的性命全書。